,所以便提前造反】
【当时诸葛亮远在永安白帝城,幸亏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应对及时,率军平定了叛乱】
【而后,南中地区发生的大规模叛乱】
【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闿,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反对蜀汉政权,整个南中地区一片混乱】
【其次便是孙权一方的态度】
【夷陵之战后,孙权曾主动派遣使者向刘备议和,而刘备也答应了,但此时联盟还并没有完全恢复】
【何况刘备病逝,在刘备死前达成的协议能否具备效力,孙权一方是否会趁蜀汉主少国疑,趁机谋夺益州之地,答案是肯定的】
【在南中地区叛乱的汉族豪强雍闿便与孙权暗中联络,后来更是干脆投降了孙权,孙权也遥封其为永昌太守】
【最后便是曹魏阵营,在得知刘备去世后,魏国群臣奔走相庆,甚至觉得益州之地,只需要传檄便可平定】
【于是曹魏阵营连忙让国内名士写信前往益州劝诸葛亮投降,举国称藩,但也当然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
【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诸葛亮依旧有条不紊的处理】
【首先对于南中地区的叛乱,由于刘备刚刚去世,加上夷陵之战惨败,诸葛亮并未急着发兵平定叛乱,而是以安抚招安为主,虽然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
【与此同时,诸葛亮派邓芝去往江东与孙权签订盟约,孙权起先并未立即接见邓芝,在邓芝主动上表求见后才相见】
【邓芝先是称赞了孙权与如今蜀汉当家的诸葛亮的才能,接着又阐明了蜀汉地利之险,江东三江之利】
【结合二者,成为唇齿之邦,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如果向曹魏称臣,那就必定会失去江南之地】
【孙权沉思后赞同了邓芝的说法,于是为了表示结盟的诚意,派张温出使蜀汉,两家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