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图借挑衅大明转移矛盾。
朱宇立刻召集兵部尚书王大人、铁木真等人商议对策。
王大人面色凝重,指着军事地图说道:
“大公子,据情报,敌军可能从这几个关隘进犯。
我们虽已加强戒备,但兵力分布仍需进一步优化。”
铁木真沉思片刻,进言:“大公子,我建议在边境增设烽火台,加强情报传递速度。
同时,挑选精锐骑兵,组成机动部队,随时应对敌军突袭。”
朱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就按铁将军所言,即刻着手安排。
另外,传陛下旨意,若敌军来犯,务必予以迎头痛击,让他们知晓我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安排完边境事务,朱宇又将目光转回国内新政。
他深知,商业的繁荣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决定亲自走访京城的商业街区,了解新政实施后商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朱宇身着便服,与朱标一同漫步在京城繁华的街市。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他们走进一家丝绸店,店内丝绸琳琅满目,色泽鲜艳。
朱宇拿起一匹绸缎,问道:“掌柜的,这生意可好?”
掌柜满脸笑意,连忙答道:“托朝廷新政的福,生意比以往好了许多。
简化税收流程后,我们经商方便多了,成本也降低不少。
而且,朝廷鼓励对外贸易,我们的丝绸如今都卖到海外去了。”
朱宇又问:“那在经营过程中,可有遇到什么困难?”
掌柜思索片刻,说道:“就是有时候货物运输不太顺畅,路上关卡虽少了,但有些道路年久失修,影响运输效率。”
朱宇与朱标对视一眼,将此事记在心中。
离开丝绸店后,朱宇对朱标说:“二弟,回京后,立刻安排人修缮主要商道。商业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
回到皇宫,朱宇立刻将此事奏明朱元璋,朱元璋当即下令拨款修缮道路。
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商业发展,朱宇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商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兴办新式学堂的过程并非一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