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堂培养的学子,不仅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理解,还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
他们在各地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大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钱穆见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反驳自己,心中又气又急。
他偷偷向一旁的右丞相孙德远使了个眼色,孙德远微微点头,向前一步说道:
“陛下,即便大公子所言有理,但新政推行以来,朝廷内部争议不断,这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稳定。为了大局着想,是否应该重新考虑新政的去留?”
朱宇心中一凛,知道孙德远这是在打感情牌,试图以朝廷稳定来迫使朱元璋放弃新政。
他正欲反驳,却见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账本,靠在龙椅上,沉思片刻后说道:“众爱卿所言,朕已听在耳中。这新政推行以来,确实引发了诸多争议,但朕也看到了它带来的一些成效。”
朱元璋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朱宇身上:
“桓儿,你推行新政,本意是为了我大明的繁荣昌盛,这一点朕是认可的。但如今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朱宇拱手道:“父皇,儿臣深知新政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儿臣愿意立即着手整顿,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公平、公正地实施。
同时,儿臣也会进一步完善新政的细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让新政真正惠及百姓。”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好,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若一个月后,新政仍不能让百姓满意,不能让朝廷上下达成共识,朕将重新考虑新政的去留。”
朱宇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钱穆和孙德远见朱元璋没有立刻废除新政,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朝会结束后,他们匆匆离开朝堂,回到钱穆的府邸商议对策。
“这次让朱桓那小子逃过一劫,实在不甘心!”
钱穆坐在椅子上,气愤地说道。
孙德远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钱大人,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一个月的时间,朱桓若真能整顿好新政,那我们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