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提枪跨马,奔赴战场,将朱棡这个叛贼斩于马下。
吏部尚书刘成则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又带着几分忧虑:“陛下,此事固然严重,但目前还只是宁王的密报,尚未有确凿的证据支撑。
倘若贸然兴兵问罪,万一有所误会,不仅会寒了藩王们的心,让他们对朝廷心生嫌隙,还极有可能引发其他藩王的恐慌与不安,致使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难以收拾。”
朱宇微微点头,对刘成的话表示认可。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朱标,温和地问道:“二弟,你有什么看法?不妨说来听听。”
朱标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神色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弟以为刘大人所言极是。
依臣弟之见,我们不妨先派遣精干的密探,秘密前往朱棡的封地,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
待掌握确凿无疑的证据后,再果断采取行动,这样方能师出有名,万无一失。
同时,可先以犒赏之名,选派一位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使者前往,借此机会,仔细观察朱棡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试探他的真实态度与意图。”
朱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觉得朱标所言甚合心意。
“就依二弟所言,此事就交由你们三人负责。王猛,你速速挑选最为精干、经验丰富的密探,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真相;
刘成,你精心安排使者,以朝廷的名义前去犒赏,注意言辞要得体,态度要不卑不亢;
二弟,你协助朕统筹全局,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向朕汇报。”
三人领命而去,朱宇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天空。
此时,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花,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欣赏美景的兴致,默默祈祷着事情不要发展到最坏的地步,希望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能够在他的掌控之中平息。
几日后,密探陆续传回消息。
正如宁王密报所言,朱棡确实在大肆招募私兵,封地内的校场上,每日都能听到兵丁操练的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