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改革说是为了我们好,可这新的赋税政策,我们还是不太明白。”
一位老者皱着眉头,说道,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显示出他的忧虑。
“是啊,听说还要我们把土地重新丈量登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年轻人也跟着附和道,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新任知县听到百姓的议论后,连忙走出县衙,来到百姓中间。
他面带微笑,耐心地解释道:“乡亲们,大家先静一静。这改革的新赋税政策,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重新丈量土地,是为了确保赋税公平,不让大家多交一分冤枉钱。”
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试图安抚百姓的情绪。
一位中年妇女疑惑地问道:“那这新政策,具体咋实施呢?我们真能少交钱吗?”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知县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改革后的赋税计算方法和土地政策。
他指着上面的内容,一一向百姓解释:“大家看,按照新政策,你们家的土地面积是多少,该交多少税,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朝廷还会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制定不同的税率,保证公平合理。”
他说得十分详细,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百姓们听后,纷纷点头,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
又继续解答了百姓们提出的其他问题,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县城的百姓逐渐理解并支持改革。
而这样的场景,也在其他改革推广区域不断上演。
几日后,孙铭终于抵达了鞑靼部落的营地。
他昂首挺胸,大步走进营帐,丝毫没有被周围的紧张气氛所影响。
身上的官服随风飘动,彰显着他的威严。
“我乃大明礼部侍郎孙铭,奉我大明皇帝陛下之命,前来与贵部落谈判。”
孙铭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地说道,声音在营帐内回荡。
鞑靼部落的首领坐在营帐中央,他身材魁梧,满脸的络腮胡,眼神中透着一丝傲慢和不屑:“哼,你们大明怕了吧?现在才派使者来谈判。”
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