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投入新政推进时,北方边境又传来消息。
虽然此前与游牧部落签订了和约,但近来有迹象表明,部分部落对和约条款产生了不满情绪,开始在边境小规模集结兵力。
朱宇与朱标、兵部尚书王大人以及铁木真紧急商议对策。
王大人神色忧虑地说:
“大公子,若游牧部落撕毁和约,再次进犯,我军虽有防备,但仍需谨慎应对。”
铁木真沉思片刻后说道:“依我之见,他们目前只是小规模集结,或许还在观望。
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了解他们的诉求,表明我大明维护和平的决心。
同时,边境守军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朱宇点头赞同:“铁将军所言有理。王大人,即刻选派一位能言善辩且熟悉边境事务的使者前往游牧部落。另外,传令边境守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切勿轻举妄动,以免引发冲突。”
安排妥当后,朱宇又将目光转回国内的新政事务。
他深知,只有国内根基稳固,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应对外部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特科的筹备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朱宇亲自前往考场视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在看到考场内井然有序的布置和完备的设施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孙大人,此次科举特科意义非凡,关乎大明未来的发展走向。你务必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朱宇语重心长地对孙大人说道。
孙大人坚定地回应:“大公子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绝不让任何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
与此同时,农业新政的推广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经过培训的农民技术带头人在各地发挥着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受益于新种植技术和农业工具。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声音。
一些保守派官员以科举特科选拔的人才“出身不正”为由,对录取结果提出质疑。
在一次朝会上,一位老臣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说:
“大公子,科举特科选拔的多是些出身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