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听闻,有人提议削减藩王的封地和兵权,如此一来,我们藩王在封地内的威望和权力势必会大打折扣,又如何能保境安民?”
朱宇微微一笑,说道:“襄王不必担忧。此次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盲目削减藩王的权力。
朕打算先从经济和教育方面入手,限制藩王的税收和产业,削弱其财力,同时设立藩王学院,让藩王子弟接受朝廷统一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忠君爱国之心。待时机成熟,再逐步对兵权和封地进行合理调整。”
朱瞻墡听后,微微点头,脸上的忧虑之色稍有缓和:“陛下深谋远虑,臣弟明白了。只是,此事还需妥善安抚其他藩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朱宇点头道:“你所言极是。朕会在改革方案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也会与诸位藩王进行充分沟通。此事还望襄王能从中协助,共同维护皇室的团结。”
朱瞻墡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弟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推行改革。”
朱瞻墡离开后,朱宇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他深知,要想顺利推行藩王改革,不仅要应对藩王们的疑虑,还要面对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博弈。
第二天,朝堂之上,关于藩王改革的讨论再次激烈展开。
“陛下,臣以为藩王改革刻不容缓,应当尽快推行。”
内阁首辅张居正率先发言,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
“如今藩王势力庞大,对朝廷的政令多有抵触,若不加以限制,日后必成大患。”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钱穆便站出来反对:“张首辅,话虽如此,但藩王皆为皇室宗亲,骤然削减其权力,恐会寒了他们的心。况且,藩王在各地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改革若操之过急,恐会引发地方动荡。”
张居正皱了皱眉头,反驳道:“钱大人,如今局势严峻,若不改革,朝廷威严何在?藩王们拥兵自重,已然对朝廷构成威胁。我们不能因顾及亲情而忽视国家安危。”
钱穆还欲再言,这时,朱标站了出来。他身着华服,身姿挺拔,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睿智和沉稳:
“两位大人,且听我说几句。皇兄推行藩王改革,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