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后。
西城区张家寨往南三里,这里是原第五纺织厂的旧址。
原本有些破败的厂房,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被张家寨的人清理得非常干净,叶潇男此刻正在纺织厂门口等待着,等待雷大华他们将设备送过来。
说来也可惜,他们身后的纺织厂规模不算小,占地差不多有50多亩,里面的很多设备其实都还算新。
之所以这个厂干不下去,主要有很多方面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失衡。
“大跳进”时期,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从1957年的55下降到1960年的334。
轻工业的设备、人员被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抽调,导致纺织厂的生产能力受到影响。
同时,工业与交通运输比例失调,运输力量无法保障工业生产,纺织厂的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生产要素大量浪费。
二是原料供应严重不足。
1959年到1961年,全国年平均粮食产量比1957年减产212,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棉花等纺织原料的产量也因农业生产的困境而减少,使得纺织厂缺乏足够的原料进行生产。
三是“大跳进”中基础设施投资过大。
“大跳进”中基建规模急剧增长,1958年至1960年基建投资共达1112亿元,施工项目1960年达1815项。
工厂企业增加太多,职工人数三年内增加3000多万人,城镇人口也大幅增加,这导致资源分配紧张,纺织厂在资金、能源等方面的获取受到限制,影响正常生产。
再加上眼下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对纺织品的需求减少。
种种原因导致华夏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轻工业厂子濒临倒闭、破产,红星第五纺织厂便是其中之一。
之前这个厂子临近张家寨,很多张家寨的人都靠着这个厂子谋求生存发展,也由于厂子倒闭,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不过今天就不一样了,叶潇男来了。
叶潇男等人在厂房外没等一会儿,迎面远处几辆ca10卡车驶了过来,最前面副驾坐着的就是雷大华。
卡车停在纺织厂门口,雷大华跳下车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