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大黄了,这家伙可是个猛将,攻下积滞、泻火解毒那是它的拿手好戏。不过呢,咱们用在这里的大黄可是经过酒洗的,酒洗之后呢,它的药性就更加活泼了,能更好地发挥泻下的作用。而且啊,这大黄跟炙甘草、芒硝搭配起来,那效果更是杠杠的,简直就是清热泻火、调理肠胃的黄金搭档。”
“至于这制配方法嘛,也挺简单的。咱们先把炙甘草和大黄放到锅里,加上三升水(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就是六瓶矿泉水的量),然后开火煮。煮到水剩下一升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两瓶矿泉水的量),就把药渣捞出来,把芒硝加进去。这时候呢,火得调小点儿,微火就行,让芒硝慢慢融化,再煮个一两沸,就好啦。记住啊,这汤药得趁热喝,一口气喝完,这样才能更好地调理胃气。”
小弟子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师父啊,您这一番讲解,可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不过呢,我还是有个疑问,这方子里的药材用量是多少啊?还有啊,这些药材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这小子还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啊!不过呢,既然是师父,那就得耐心解答。于是张仲景仙师便说:“这方子里的药材用量啊,炙甘草是二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10克),芒硝是半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5克),大黄是四两(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20克)。至于它们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嘛,那就得说说中医的理论了。”
“中医啊,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你看这太阳病,本来是表证,应该发汗解表才对。但要是发汗发过了头,或者发汗不得法,那热邪就可能趁机往里走,走到阳明经去了。阳明经啊,那可是多气多血的经络,热邪一到那里,就像鱼儿得水一样,开始兴风作浪了。所以啊,这时候咱们就得用调胃承气汤来清热泻火、调理肠胃。”
“这方子里的炙甘草呢,就像是个温柔的母亲,用它的甘味来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大黄呢,就像是个勇猛的战士,用它的苦味和寒性来攻下积滞、泻火解毒。芒硝呢,就像是个灵活的助手,用它的咸味和寒性来清热泻火、软化硬结。它们三个搭配起来啊,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团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把体内的热邪给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