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辩小心询问:“陛下,太尉入城前又呈文书至,要召他入宫吗?”
“不用了,让他明天朝议来便是。”天子摇头:“可有参他的?”
“目前只有一人参他,文书也是刚送到的。”张辩回答。
“谁?”
“并州陆轩。”张辩将东西递了上去。
天子看过后,点头赞道:“板荡识诚臣,陆轩这样的人不能忽视,否则冷了忠臣之心。你替朕回批他,过问他的身体、让他好好处理并州内务,就说并州百姓便托付给他了。”
“好。”张辩点头,多问了一句:“至于他所言,先不回他?”
“先搁着,不要急。”天子招手:“取一张并州的舆图来。”
“是。”
“上党、太原、定阳……也就是说,这三郡六皇子都收回来了?”
“是。”
“根据朱龙的说法,除上党外,另两郡在‘不得已’时,都在他放弃的计划中?”
“是。”
张辩再次点头后,觉得颇为不妥,解释道:“他的说法是西原军势过强,定阳只是仓促破城,并未完全收复;太原之地,重整的时间不够,而且首当其冲。”
“如果董然能召回六皇子分出的数部,则此地可守;如果召不回来,还是要以保全大局为要。”
“好一个保全大局!”天子嗤笑一声:“你瞧一瞧,三公就是三公,哪怕以前是个武人,做了三公后也这么会说话了,真是叫人反驳不得啊!”
张辩揣测君意,问道:“要安排几个人弹劾他吗?”
“你急什么?”天子瞥了他一眼:“现在把他拿了,谁替朕去拿下并州?并州的事办好了,朕就算他是对的。”
“并州的事没有办好,任由他话说的再漂亮,也是要和他算账的。”
——次日,朝议。
朱龙将并州军情再说了一遍。
当然,在此处,他不会将什么‘残民害皇子,自担骂名’的话拿出来。
那都是讲给下面人听得,当众怎么可能?
莫说主动提,别人这样说,朱龙也必是要反驳的。
这不,朱龙话音刚落,魏仲文便顶了过来:“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