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知赵氏上位不正,谋害人命,顿时恍然。
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流言越传越烈。
到了年初二,已经严重到侯府的人出门办事,都要被丢烂菜叶子的地步,眼看事情闹成这样,沈鹤川只好下令闭门谢客。
年初二本来该回娘家的 。
侯府闭门,宋晚也就没回去,只让拂晓去宋家带了她的口信,拂晓是空着手去的,回来的时候却满满当当抱了一大堆东西。
“夫人怕姑娘因为侯府的事儿影响了胃口,特意让绿药给姑娘做了些吃食,全都是按照姑娘的口味做的,还热乎着呢,姑娘快尝尝。”
除了吃食,爹娘还给她带了一封信。
宋晚边吃东西边看信。
娘亲在信里说,她和爹爹已经选好了要过继的孩子,等年初六就开祠堂,在族人的见证下,过继那孩子。
看到人选,宋晚微微一愣。
爹娘竟选中了宋淮。
宋淮就是宋晚上次回娘家,衣着单薄抱着汤圆跑她面前自荐的孩子。
仔细想想,也不算意外。
老家那边虽然送来了不少族中子弟,但自家优秀的孩子,谁舍得送给别人当儿子?族中那些子弟年龄都不小,真品质过硬的,也不愿背井离乡,离开父母来享这荣华富贵。
一番比对。
宋淮能脱颖而出也不奇怪了。
宋晚对宋淮印象不错。
人选定下来之后,她心头悬起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
等宋淮记在爹娘名下,就是大房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届时……就算爹爹出了事,有宋淮撑着门面,二叔和三叔就别想吞并大房。
这就是人人都想生儿子的原因。
上辈子就因为她和昭儿都是女儿,爹爹过世后,族里的人和二叔三叔瞧他们大房,就像瞧着一块肥肉,人人都想啃上一口。
儿子再不争气,也能继承家产,女儿再优秀,没爹娘庇护也只能靠边站。
儿女差别就是这么大。
公平吗?
不公平!
可当这样的不公平成了常态的时候,宋晚根本改变不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