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哥川哥!”
正打算出发时,南瓜一溜烟跑过来。
“咋的?挖出东西了?”
“嗯,两跺砖,还有点陶瓦碎片,姓林的叫你过去呢……”
接着他压低声音说:“不行啊川哥,他们人太多,连炒菜铲子都用上了,还特么剩仨人能换班呢!”
“别急,先过去看看再说。”
人多确实有优势,才两个小时出头,对面就挖出了一个直径将近六米的大坑,我下到坑底时,靠大坑东侧,两个方方正正的砖跺已经被挖的露出了大半。
走到近处观察,就见最表层和边缘的方砖呈现风化状态,不过并不是出土后接因触氧气所导致的那种瞬时氧化,而是很久以前就出现的侵蚀风化。
这说明砖跺是窑口废弃后,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中,一点点被掩埋的。
林文俊很重视这些砖,见我过来立即就问我要怎么处理,有没有注意事项什么的。
说实话我都没寻思在这上做文章。
砖头而已,要么好要么坏,有个屁的注意事项。
可他既然问了,我干脆又装了一波。
我跟他要了把匕首,小心翼翼的将风化的碎砖块一点点剥离,操作手法就跟专业考古工作人员似的。
原本一秒钟就能干完的事儿,我愣是墨迹了五分钟。
有人肯定会说你别吹牛逼,野路子出身也敢跟专业的比。
嘿嘿,还真不是吹。
刚接触倒斗那会,我特别爱看考古纪录片。
怎么形容呢?
就好比某种电影,男孩和男人看,完全是两个感觉,男孩只能靠想象,但男人可以带入。
而那时候的考古纪录片,能看到好些一镜到底的清理过程,我当时已经干过老太监墓,所以看的时候就有代入感,时间一长,那些手法自然也就心领神会了。
我看次数最多的,是妇好墓和中山靖王墓的发掘记录,《考古中国》栏目播出的,当时看的时候,真就感觉好像自己在挖一样。
至于现在为啥没有那么多的一镜到底了,唉,这个吧,没法说……
剥去第二层后,砖跺表面出现一层类似黑泥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