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黄鹞子,具体什么实力?”
老实说,这方面的情况我并不清楚。
但我觉得既然黄鹞子是三代传承,而且还能被蒋明远看上,那实力应该不会太差,于是我就说挺厉害的。
林文俊皱眉嘀咕:“怎么又是盗墓贼?”
说着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吐槽道:“你们东北盗墓贼这么多么?”
“咳……话不能这么说呀,我们东北地大物博,其他人才也是不少的,再说黄鹞子是盗墓的不假,但他还会寻金啊,如果对方真是黄鹞子,那搞不好他们是来找金矿的,还有、还有就是……”
“就是什么?”
我舔了舔嘴唇,神神叨叨的说:“这个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我们这行有个说法,就是但凡碰见大货,一般都得出点事儿,不会特别顺利……”
我这并不是骗他,因为倒斗行里的确有这么一说。
把头曾跟我说过,1963年初,保定有个姓赵的把头打起了秦陵的注意,这人是正统北派,自然不打无把握之仗,所以他另外纠集了三波人马,每一波都是行业大手。
这群人一开春就赶到了临潼,随后踩点、做窝、打围……筹划准备了整整三个多月,终于在六月中旬开始动工,具体究竟怎么干的不清楚,但据说他们真进去了。
只不过打了六条盗洞,却无一例外都挖偏了,没有找到主墓室。
而后他们被临潼本地的同行主意到,安全起见只好撤退。
但赵把头不甘心。
前前后后搞了小半年,毛都没捞着一根,这传出去他还怎么混?于是他就在临潼附近寻摸,想着找个肥坑干一票再走。
几天后,他带着团队流窜到宝鸡,在一个叫贾村塬的地方,发现一户陈姓人家的房后有处西周坑。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准备下坑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开始拉痢疾,折腾了一宿后别说打洞下坑,铲子都拿不起来了。
这一耽误就是一个多星期,再想干时,天上又下起了大雨。
这次赵把头终于感觉到不对劲,太背了,他担心再这么干下去怕是要出事儿,果断就撤走了。
但万万没想到。
就在他撤走的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