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疤叔那边什么情况,但佛塔既然已经找到,地宫肯定不会修到别处,再加上他的语气听起来似乎不是很着急,我就说南瓜你先去瞅瞅,我一会再过去。
随后我盯着地面,脑子里想象着残塔的模样,不得不从新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没办法,规模太大了。
这都别说是建成,就是将残存的塔身清理发掘出来,都会是相当壮观的存在。
而且这还仅仅是底层宝塔的尺寸。
如果按照唐代佛塔的数据推断,塔基搞不好要超过一百米见方。
这么大的规模,基本上都快把第二处区域占全了。
也不明白当初李释缘是怎么想的,因为这么个搞法不仅不好修,而且就算修成了也不好看,会显得特别臃肿。
除非他能将塔高修到一百米以上,但在唐代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难搞。
虽说目前还没勘探清楚,但我敢确定,这个地宫指定相当有难度。
因为如此巨大的宝塔,无论砖砌地基还是夯土地基,时间一长都是扛不住的,会塌,甚至于等不到建完,建到一半的时候就塌。
李释缘少说干过五十多座古墓,不可能想不到这个隐患。
我不懂建筑,但同为盗墓贼,如果是我干,我会选择用大块石条构筑实心地基,而如果土坡下存在山体,只要不是太深,那就直接以山体作为地基,并在山体上开凿函室充当地宫。
这种干法放今天也是最稳妥的,除非碰上八级以上的大地震,否则一万年也塌不了。
至于封门手段,条件足够的话,我会使用大块塞石。
我觉得如果单论难搞程度,塞石绝对是t0级别的。
这并不是我搞过塞石墓我才这么说,而是对于古人而言,一旦碰到这种简单粗暴的防盗手段,民间盗墓贼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只有官盗势力才拿得下。
可如果换成天火灌顶、流沙陷地之类的防盗机关,尽管危险性很高,却还难不住真正的高手。
另外佛塔地宫不同于古墓,甬道尺寸用不着太大,使用塞石的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川哥!”
正想着,南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