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点点,缓缓洒进墓坑中。
随着四周的砖块被拆除,我们逐渐看清了整座砖椁的结构。
这处砖椁东西长约六米,南北宽逾四米,围绕棺厢,周围大大小小的,共计被隔断成十四个椁室。
有点多对不对?
我也觉得有点多。
尤其是椁厢中的回填土全都沉积固结在了一起,除了塔型罐这种大件好掏一点之外,其余的小件掏起来非常麻烦。
但这就是大型土坑砖椁墓的特点。
之所以把椁室搞这么多,除了可以分门别类的摆放陪葬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增加隔断,从而提高整座砖椁的抗压能力,不然搞不好没等埋完就压塌了。
而大型砖椁墓的适用群体,多以古代的高级官僚阶层为主,贵族用的并不是很多。
这是因为古代官僚阶层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薪俸,也就是死工资,就算当差的过程中没少搂钱,却也无法跟动辄食邑百户、千户的贵族相比,所以好些人也根本修不起像样的墓室。
然而这类人生前的级别又摆在那里,再追赠个什么谥号官职之类的,子孙后代如果选择薄葬,轻则被戳脊梁骨,重则甚至会被有心人参上一本,扣上大不孝的帽子!
这种事在古代很严重,闹不好是会被下大狱的。
于是久而久之,他们就搞出了这种华而不实的方式来提高墓葬等级。
这里可能有人好奇:人都死了,谁闲的蛋疼管这破事儿?
嘿嘿,很简单。
管这种闲事的人既不是因为他正能量无处释放,也不是因为他犯贱,而是他担心自己死后也被儿孙草草埋了,所以才会站出来“打抱不平”。
而这就导致好些大型砖椁墓搞起来,会给人一种很寒酸的感觉。
因为没那么多东西随葬,可空着又不好看,所以每个椁厢中,就只零星的放上那么两三件,跟吃某某料理似的……
不过我们掏的这座砖椁例外。
贼特么肥!
像我们刚刚发现的塔型罐,即便是盛唐时期的贵族墓葬,大多数都只有一两件,结果这个墓里居然搞出来整整八件!
其中四件较大,都是三彩器,分别安放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