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地带形成了僵持局面。大秦军队虽然战斗力强大,但西域各国联军熟悉当地地形,且得到了匈奴提供的一些先进武器,使得双方一时之间难分胜负。每次大秦军队发动进攻,西域各国联军便利用沙漠中的沙丘和绿洲的复杂地形进行抵抗,给大秦军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而当西域各国联军试图反击时,大秦军队凭借着严密的阵型和强大的弓弩火力,又能将其击退。
李信深知,这样的胶着状态对大秦不利。长期的对峙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粮草和物资,还会影响大秦在西域的威望。他开始寻找破局的关键。
经过对战场形势的反复分析,李信发现西域各国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各国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而且,他们的补给线相对较长,且依赖于少数几个重要的绿洲据点。
李信决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他一方面派遣使者,再次深入西域各国,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使者们向那些摇摆不定的国家表明,大秦愿意既往不咎,只要他们退出与匈奴的联盟,大秦将恢复与他们的友好贸易关系,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另一方面,李信派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绕过正面战场,长途奔袭西域各国联军的补给线。
这支骑兵部队在沙漠中昼伏夜出,避开了敌军的侦察。经过几天几夜的急行军,终于成功抵达了西域各国联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绿洲据点。在一个深夜,秦军骑兵突然发动攻击,迅速攻占了这个据点,烧毁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
西域各国联军得知补给据点被袭的消息后,顿时军心大乱。李信抓住这个机会,下令大秦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在大秦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西域各国联军阵脚大乱,纷纷溃败。大秦军队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然而,李信知道,西域局势依然复杂,匈奴在背后的支持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必须乘胜追击,彻底消除西域的隐患,确保大秦在西域的利益和边疆的稳定。
在西域战场取得关键胜利的同时,南方战事也进入了激烈交锋的阶段。
大秦军队在任嚣的指挥下,按照分而击之的战术,对百越部落的各个营地展开攻击。秦军作战小组在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迅速穿插到百越部落营地附近。随着一声令下,秦军如神兵天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