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22章 咸阳之战(14/60)
公平、公正、公开,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都有机会进入朝廷为官。同时,要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我对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说道。

    除了选拔人才,培养实用型人才也是当务之急。诏令各地设立专门的学校,教授农业、手工业、军事等实用知识和技能。

    在农业学校,教授农民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方法;在手工业学校,传授工匠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军事学校,培养将领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能力。

    “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类实用型人才。这些学校要聘请专业的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为大秦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我对各地官员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大秦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阿房宫的修建,原本是为了彰显大秦的威严与荣耀,但如今国库空虚,这项浩大的工程却成为了沉重的负担。我对阿房宫等大型工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阿房宫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看来,在当前国家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是否应该继续推进,需要重新考量。”我与大臣们商议道。

    大臣们对此也各有看法。有的认为阿房宫已修建大半,半途而废实在可惜;有的则觉得应先解决国库危机和民生问题,阿房宫可暂缓修建。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暂停阿房宫的后续修建工程。“将原本用于阿房宫修建的人力和物力,调配到更急需的地方,如灾荒地区的重建、水利工程的修缮等。待国家经济状况好转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修建阿房宫。”

    同时,对其他一些大型工程,如长城的加固工程,也进行了重新评估。在确保工程质量和防御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工程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长城的加固关乎边疆安全,不可马虎。但也要合理安排资源,提高工程效率,避免浪费。”我对负责长城工程的官员说道。

    在调整大型工程的同时,我开始重视小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诏令各地官府,组织百姓修建乡村道路、桥梁等小型基础设施。

    “这些小型基础设施虽规模不大,但对百姓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它们可以促进物资的流通,方便百姓的出行,推动乡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