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扰不仅给边境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得秦朝不得不分散一部分精力和资源来应对北方的威胁,进一步削弱了秦朝应对内部贵族内乱的能力。
在南方,百越地区的一些部落也趁机行动。百越部落长期以来对秦朝的统治就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贵族内乱爆发后,他们看到秦朝无暇顾及南方,便开始谋划脱离秦朝的控制。一些百越部落首领联合起来,组建军队,对秦朝在南方的郡县发起攻击。他们利用南方复杂的地形,采取游击战术,给秦朝的南方守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秦朝在南方的统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本相对稳定的南方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面对贵族内乱引发的外交危机,秦朝试图调整外交政策,但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无奈。
在北方,秦朝原本的外交政策是通过军事威慑和修筑长城来抵御匈奴。然而,贵族内乱使得秦朝的军事力量受到削弱,无法像以前那样对匈奴形成强大的威慑。秦朝政府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已经难以应对匈奴的侵扰,于是试图通过外交谈判来缓解北方边境的压力。但是,匈奴单于冒顿认为秦朝内部混乱,软弱可欺,对秦朝的谈判诚意表示怀疑,并且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如要求秦朝割让大片土地、进贡大量财物等。秦朝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答应匈奴的条件将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不答应则可能导致匈奴更加猛烈的攻击。
在南方,秦朝对百越地区一直采取的是安抚与统治相结合的政策。但贵族内乱使得秦朝在南方的统治根基动摇,百越部落的反叛使得安抚政策难以实施。秦朝政府想要加强对南方的军事控制,但由于内部贵族内乱消耗了大量的军事资源,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前往南方平叛。同时,秦朝也试图通过与百越部落中的一些亲秦势力合作,来分化反叛力量,但这些亲秦势力在百越部落中受到排挤,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秦朝在南方的外交政策调整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无法迅速稳定南方局势。
在贵族内乱的局势下,秦朝原本潜在的盟友也处于观望状态,并且在谨慎地做出选择。
一些西域小国原本与秦朝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往来和政治联系。在贵族内乱爆发后,这些西域小国对秦朝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他们担心秦朝会因为内乱而走向衰落,从而影响到与秦朝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