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155章 生态灾难凸显(13/21)
庇护。

    宗教组织在生态灾难期间的影响力也有所增强。他们利用人们对宗教的依赖,积极开展救助活动。除了设立粥棚提供食物外,还为受灾群众举办祈福仪式,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同时,宗教组织也借此机会传播自己的教义,强调人类的苦难是对自身行为的惩罚,倡导人们要善良、敬畏自然。这种教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促使一些人开始反思自己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然而,宗教信仰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他们声称自己能够与神灵沟通,收取百姓的财物为其祈福消灾,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种行为不仅骗取了百姓的钱财,还破坏了宗教的声誉,加剧了社会的混乱。

    生态灾难使得大秦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资源争夺日益激烈。

    北方的匈奴,由于自身草原地区也受到生态灾难的影响,如干旱导致草原退化,牲畜大量死亡,他们对大秦边境地区的资源觊觎已久。匈奴部落频繁南下,抢夺大秦边境百姓的粮食、牲畜和水源。在一些靠近边境的郡县,匈奴骑兵如鬼魅般突然出现,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他们驱赶着百姓的牛羊,抢夺仓库中的粮食,甚至破坏当地的水利设施,导致农田无法灌溉。

    在南方,与百越等少数民族的资源争夺也时有发生。百越地区同样面临着生态灾难带来的困境,如洪涝引发的疫病流行。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百越部落与大秦在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冲突。双方为了争夺山林中的木材、矿产资源以及肥沃的土地,多次爆发小规模的战争。这些资源争夺不仅加剧了双方的矛盾,也使得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尽管存在资源争夺,但在生态灾难面前,大秦与周边地区也有灾害信息的传播与应对经验交流。

    大秦的商人、使者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会传播大秦所面临的生态灾难信息。例如,前往匈奴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会向匈奴人讲述大秦国内干旱、洪涝等灾害的情况。同时,也会带回匈奴地区生态灾难的信息,如草原火灾、雪灾等。这种灾害信息的传播,让双方都对彼此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