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313章 孔胤植敬献十胜论(2/3)
莫不是又有现代人穿越而来?若是当真,那可就麻烦了,一场纷争恐在所难免。”

    怀揣着忐忑,凌卫明急忙抽出纸张,待看清满篇皆是古朴的文言文,这才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一颗高悬的心总算落回了原处 。

    只见那策论开篇写道:“盖闻王者经略天下,必固疆圉而安四夷。然西南之陲,乌斯藏者,古吐蕃遗裔,地接昆仑,势控天竺,实为华夏藩屏 。当此之时,庙堂有取藏之议,或曰劳师袭远非仁,余窃以为必取者有三,试陈之 。”

    “其一曰承历朝法统。

    自汉武置河西四郡,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扬大汉国威于四方;

    唐宗设安西都护,威震中亚,吐蕃虽强,终有长庆会盟之礼。

    赵宋虽积贫积弱,犹存熙河开边之志,欲复汉唐旧疆,彰显华夏气魄。

    元立宣政院,以梵僧领万户,管理藏地事务,此皆天朝统序之明证。

    若弃吐蕃旧疆,岂非自绝于汉唐辉煌故事耶?《春秋》大义,在于大一统,雪域佛国,岂容化外?当以华夏正统之名,将其纳入版图,延续历代法统。”

    “其二曰制西北要害。观乌斯藏地形,万山盘结,犹如天然锁钥:

    东扼朵甘茶马道,掌控中原与藏地的茶叶、马匹贸易要道,商贸往来,经济命脉在此;

    西扼葱岭商旅途,丝绸之路西段之咽喉,连通中亚、欧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北倚祁连护河湟,守护黄河上游流域,保障中原西北边陲安全;南临天竺制诸番,威慑周边小国,彰显大国风范。

    昔元顺帝北遁,其残余势力常假道乌斯藏以联瓦剌,妄图卷土重来。

    若得此地,则断胡虏右臂,护河西于衽席之间,使边疆稳固,百姓安居,此太公所谓‘争地则无攻’者也。”

    “其三曰正释教纲纪。彼地僧俗并治,教派纷争不绝,寺庙林立,各执一词。

    今若置流官、颁正朔,以孔孟之道济佛法之偏,使黄童诵朱子之书,启蒙孩童,传承儒家文化;红僧习大明之律,规范僧众行为,让佛法与国法相融,岂不善哉?如此,藏地可教化日新,人心向善,社会安定。”

    “或诘之曰:高原苦寒,取之糜饷,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