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建议只是对这些举子警告一番便了事,并将此建议呈报给燕王。
没想到,凌卫明看到呈报后,大为不满,狠狠地批了一顿,不仅如此,礼部侍郎还因此被革职查办。
而那些签了名拥护凌卫明的举人们,反而扩大了录取比例。
这些举子尝到了甜头,各地见状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撰写万言书的热潮,并将这些万言书呈报朝廷。
一时间,北京城里每日都有大批学子和群众涌上街头聚集,他们拉起横幅,言辞恳切地要求凌卫明接替大明皇帝之位。
更有甚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竟然当众割腕,以死相谏,场面一度陷入狂热。
面对如此形势,燕王逼不得已,只好在大朝会上商议此事。
而朱慈烺此时也很识趣,主动送来禅位诏书。
群臣见状,纷纷跪地,以一种看似“逼迫”实则顺势而为的姿态,恳请燕王顺应天命,承继帝位,改元建国。
凌卫明假意推脱道:“本王德行浅薄,实在难堪此大任,还是另请有德者居之吧。”说完,便转身回了后宫。
郑集见此,带着内阁成员,赶忙赶到陈府,再次请求皇帝下达圣旨。
朱慈烺此时深知反抗毫无意义,很配合地拿起毛笔,准备再写一道诏书。
陈世南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不免一阵心酸。
想当初,皇帝身边翰林众多,代笔之类的事情根本无需亲自动手,可如今,连个能代笔的翰林都没有了。
“皇上,老臣替你写吧。”陈世南无奈地说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将笔递给陈世南。陈世南略作思索,不多时,一篇洋洋洒洒的诏书便告成。
诏书中写道:“朕以凉德,嗣守丕基。夙夜兢惕,如涉春冰。
奈何天象示做,荧惑守心;中原板荡,流寇披猖。
九庙神灵弗歆其祀,三边将士未解其甲。
每览司农之奏,辄见仓廪空虚;时闻御史之章,但闻闾阎凋瘵。
此皆朕诚不足以格天,明不足以烛物,致令神器震摇,宗社几殆。
燕王卫明,英姿天挺,睿智神授。北拒胡尘于居庸;南安黎庶于汶泗。
德合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