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之圣,功逾周召之贤。
近者白雀巢于王邸,赤文现于灵台,此实天命攸归,非人力所能致也。
昔唐尧禅虞,非私其位;夏禹传启,实顺乎天。今效成汤放桀故事,法光武绍汉遗规,逊位让贤,以承天休。
着即皇帝位于北京,改元更始,主奉郊庙,抚育蒸黎。
朕退居南内,以守先帝陵寝。
凡尔内外文武群臣,当同心翊戴新君,若朕犹存,毋得轻谒。”
郑集看后,欣喜万分,不禁赞叹道:“太师果然好文采!”
史可法在一旁伸手想要看看诏书,郑集却只当是没看见,直接将诏书卷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便急匆匆地往宫里赶去。
郑集坐进轿子,不等轿帘放下,就急着催促道:“快点,快点,耽误了大事,要你们脑袋!”
轿夫们一听慌了,抬起轿子,飞奔似的向宫里跑去。
可怜郑集一把年纪在轿子里颠得七荤八素,直到轿子停稳,郑集随便用布擦了下呕吐物。
一路小跑进了宫门。
人还未进书房,喊声就先到了:“殿下,诏书拿到了,拿到了!”
进了房门,脚下一滑,直冲了进去,险些摔倒。侍从太监接过诏书,呈到凌卫明的书桌上。
凌卫明看完,只是淡淡回应:“传国大事,岂可如此随意,本王不遵此诏。”
郑集用手指着诏书道:“殿下,这可是太师亲手所写,您还是顺应天命吧。”
凌卫明摆了摆手,走回后殿休息。
郑集一脸懵,亏得李进汇报工作完毕,两人一同出宫。
李进笑道:“想起以前阁老对我的提拔教育之恩,今日看您很是困惑,可否由下官替你解答啊?”
郑集呵呵一笑:“李进,现在你可是手握北镇抚司的大红人,我们这些人,随时都被你查来查去,今日你会给我解答?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李进哈哈一笑,对于人们的诽谤误会,要是事事放在心上,那早就愁死了。
“首辅大人是最早跟随殿下的一批人,论忠心,谁也比不过你。北镇抚司上下对大人一向佩服得紧。还请大人不要对下官过于偏见。”
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