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地说道,“焯水配蒜泥,那个香啊!想起来就流口水。”
“这茄子豆角看着也不错。”李婆婆接过话茬,“巧云啊,这菜是谁家种的?瞧着就是没打农药的好菜。”
林巧云抿了抿唇,试探着问:“是我婶子种的,您看这些菜能卖出去吗?婶子家地里种了不少,想着能补贴点家用。”
李婆婆和李爷爷交换了个眼神,李爷爷摸着下巴说:“集市巷那边摊位费贵,你这点菜去那边不合适。”
“不过呢,”李婆婆接着道,“集市巷门口下班时候人多,摆个地摊还是可以的。你去那边试试。”
林巧云眼前一亮,连忙分了些野菜给两位老人,提着竹篮往集市巷方向走去。
市场门口果然热闹非凡,地上铺着大大小小的塑料布,摊主们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巧云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学着他人的样子把菜一样样摆出来。
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买卖,发现这边的年轻人更喜欢买单人份的菜。
于是她灵机一动,把豆角扎成小把,茄子黄瓜也分成两三根一堆,每份标价一元。
可是摆了许久,却无人问津。
路过的人扫一眼就走,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林巧云抿着唇,强压下心中的焦躁,继续观察学习。
这时,一个背着帆布包的年轻女孩走了过来,蹲下身挑了两根黄瓜。
她掏出手机,习惯性地问:“一块钱是吧?您的收款码是多少?”
林巧云一愣,摇摇头:“没有。”
“啊?”女孩也愣住了,“现在卖菜都用收款码的,你要是经常卖菜,最好弄一个,比较方便。”她翻了翻包,掏出一枚硬币,“还好我带了零钱。”
“连个包装袋都省了?”
林巧云再次摇头。
女孩只好把黄瓜直接放进包里,临走前还善意提醒:“现在很少有人带现金,你得跟上时代啊。”
这一幕被旁边摆摊的大妈看在眼里,她凑过来小声道:“姑娘,你是第一次摆摊吧?我看你这菜品相不错,要不要我教你几招?”
林巧云连忙点头。
“首先啊,”大妈指着自己摊位上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