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虑考虑。”
“别操心这些了,你只管读好书。”
林巧云脸色一板,但很快又露出笑容,“烧饼生意这么好,以后你的学费不用愁了。等还上二姨的钱,咱们就把青桐巧月接回来!”
走到人民食堂门口,林巧云突然停下了脚步。
这些天为了做烧饼,他们都是囫囵吞枣地对付,连烧饼都舍不得多吃一口。
每天早起晚睡,就是为了多赚些钱。
看着饭店明亮的灯光,林巧云心里一动:“青松,要不要不咱找个地方填填肚子?”
林青松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暗了下去。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破旧的凉鞋,鞋面已经开裂,露出了里面的脚趾:“算了吧姐,太贵了。而且进去怪让人笑话的。”
林巧云心里一疼。记得去年夏天,青松的凉鞋坏了,硬是穿了一个月才买新的。
那时候他们刚来河集,手头紧得很,连买双凉鞋都要精打细算。
她拉起弟弟的手就往里走,语气坚定:“有什么好笑话的?咱们有钱!”
这家店生意挺火爆,大多是机关单位的职工,还有些是开农用三轮车来送货的司机。
他们都穿得体面光鲜,有说有笑的。
林巧云和林青松站在那里,破旧的衣服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格格不入。
但林巧云毫不在意,主动收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
收银员是个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指着墙上的价目表说道:“这儿只收两种粮票,一种全国通用的,一种本地的。”
林巧云从口袋里掏出票子,仔细挑选着本地粮票。
她的动作很慢,生怕弄错了。
这些粮票都是这段时间做烧饼挣来的,每一张都来之不易。
林青松盯着价目表,眼睛发亮。
“姐,其实也不算太贵。”
他开始认真计算起来,“芝麻饼一张粮票五分钱,素面一毛五加两张粮票,肉丝面”
看着弟弟认真计算的样子,林巧云心里暖暖的。
这孩子从小就爱算账,现在学习成绩这么好,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
“要两碗肉丝面。”她对服务员说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