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一门积德行善普度众生的行业。
园林公司收到钱,办事效率很快,先用围挡包围,然后是一群工人挖坑。
树还没到现场,吊车已经就位了,在围挡里面停了好几天。
不用多想,吊车的司机是园林公司里面某个领导的小舅子,来混租赁费了,公司里面,也有江湖。
我们也不着急,先让园林公司施工几天,把现场弄得乱七八糟的,我们再溜进去下探铲。
下探铲也得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周五六日肯定不行,因为放假,附近居民肯定睡得晚,不利于我们行动。
至于下铲的位置,也有讲究,花木兰根据县志画出了原来寺庙的布局图,我们重点在有房子的区域。
不过一些区域已经变成了广场,上面铺着石砖,我觉得前面应该是佛殿,童贯住的可能性比较小。
再有就是探坑的深度,我估计也就两米多,有可能是利用了庙堂原有的地下密室,也有可能是老和尚们藏匿钱财的地方。
宋朝经济相对其他朝代算是发达的,庙里收到的香火钱也不少,肯定得需要一个地方储存。
所以,古代的庙里面大多都有密室,江湖上传说是藏经洞之类的,实际作用就是用来藏庙里的收入,经书之类的东西没人偷。
我把下探铲的时间选在了周一的晚上,有些人周日白天还会午睡,所以晚上相对睡得晚一些,再经过周一的工作,周一大多都早睡。
晚上十点多,我们悄悄进入了工地,我们用的是花木兰从丁博文那弄来的探铲。
九门中人确实有一套,探铲都是特制的,探铲前面有活口,铲头可以随便换,土铲、泥铲、淘沙铲、大包铲、破砖铲啥的一应俱全。
而且铲柄钢管的重量也是经验凝结的成果,太轻下铲没冲击力,太重干活费劲,而九门的探铲,重量刚刚好,用着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