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135章(4/5)
一年里能够实现心中的愿望与梦想。

    在制作饺子时,大家常常会添加金币形状的如意、甜糖粒、炒过的花生、红枣及板栗等,分别寓意未来的日子里万事顺心、身体健康长寿以及早日迎接家庭新生力量。

    不同地方的人们还会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在享用主食的同时选择其他配菜或点心增加餐桌吉祥氛围:

    比如吃豆制品意味着家庭和谐,选择柿饼代表着事事顺畅;三色蔬菜对应春季生机勃发的美好图景,而多样菜品则寓意十项全能般的完美生活状态。

    在中国南部的某些社区,居民更喜欢在春节期间食用鱼丸、肉丸或是头发状蔬菜(即‘发财’之意),以象征着财富和团圆。

    在这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夜晚,李安然的一家人正在各自忙碌着:有的在和面,有的则负责调味;一边劳动,一边闲谈,现场洋溢着融洽欢乐的情绪。

    唯一让人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是没有电视陪伴大家度过这个晚上。然而,即使家中配有电视机也未必有用,因为在那个年代要么是因为财政原因购买不起,要么则是即使有钱也难求一机。更别提当时还不存在所谓的“春晚”,毕竟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从1983年开始才举行的。所以此时此刻,他们只能靠调频到广播台聆听节目,来稍稍缓解一些没有现代化娱乐方式的遗憾。

    幸运的是,晚上7:20的节目时段通常会有一些文化内容播出,加之今晚正值除夕,广播里的特别节目内容自然也是与庆祝新年相关联的。

    尽管无法享受到现代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但这种简单而又真实的聚会,所带来的温暖、甜蜜和幸福感受,在未来那些充斥着商业化气息的新年期间是极难再现的。当窗外突然传来阵阵鞭炮声响时,

    按照传统,鞭炮应在黎明时分点燃,然而当下却仍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严格说来,“过年”行为本身也被认为是一种陈旧的传统活动。

    如果不是当局了解过年节日对中国民间百姓而言有多么不可或缺,可能会因为担忧爆发集体性社会冲突,进而取消这一庆祝方式。幸好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地步,民众仍然能够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老百姓的智慧可不容小觑。凡是有几分余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