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们在攻城时不慎被牵制住,而关家的支援赶到怎么办?”
这一番反问让两位将军一时哑口无言。
段将军成为首席五大良将是有道理的。他的思维更为严谨,善于分析和决策。他不仅考虑当前问题,还在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同时也在策划一个更大规模的战略部署。他正等待另一支由朱武秘密带来的援军和乐进及其三万兵马的配合。只有到那时——八万大军才真正是守城部队一万五千人的五倍之多,也才能符合孙子所述原则,并形成奇袭之势。
深思熟虑后,他觉得需要保持冷静克制,尽管手下将领因多次遭遇劫粮事件显得格外急躁。
在经历几次类似的困境之后,董衡几乎觉得颜面尽失。“不能让他一直压制我们,请将军拨给我一部分军队去护送粮食。”
对此提议,段禁泰然回应:“不用了,我们自有对策……董将军及部下的确表现非凡,胜利之后你们将是首功。”
两个困惑中的将领只得暂时退回。当大帐里只剩下他一人时,他微微眯着眼思索。“这几百辆车和粮食,应该能满足对方一时之需了吧?”
他心中又想:“乐进那秘密增援的队伍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为了掌握主动权,他已经做出了双保险安排。无论如何都要夺回江夏北部区域。从现在来看,一切还都控制得很好。
但是此刻传令兵匆匆来报:“关麟约战于将军在城外布阵!”突如其来的挑战让局面有了变化。
——是否应当接受这个约定?
再见安陆城门之前。将军带着随从抵达此处审视这片即将展开激战之地,身边董家两兄弟亦步亦趋、四处查看以防意外情况出现。然而段氏本人却镇静自如地评价这里没有明显的自然遮蔽或伏兵条件,“看来这小子是打算赤手空拳面对我吗”
同样地,他也相信这不是一场能够凭地理胜出的竞争。董家人附议着,认为这样的地形对己方非常有利;董超更直言支持接受此次挑战。
笑声回荡在这片战场上,\"或许我过于低估这位年轻人了,他是赵国纸上谈兵者赵括而非秦相甘罗吧\"
最终他说出了决定:\"此约战本帅接受了\"
那两人听后感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