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七、刑治大臣世族 卫鞅力平抗田风浪(9/10)
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刑上大夫,自秦国变法始!”

    像霜打了的秋草,赵亢低下了高傲执拗的头颅,额头上冒出了涔涔细汗。死罪,对他不啻晴天霹雳。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身为秦国名士,秦国首席县令,三代世族之身,会仅仅因为同情抗田,不加干预,就要被斩首。此刻震惊之下,他神奇地清醒起来,惊诧自己何以忘记了招贤馆那段日子耳闻目睹的无数故事。国君与卫鞅意气相投,举国相托,立誓变法,又为何能阻挠卫鞅依法治吏?渭水草滩一次斩首七百余人,国君尚鼎力支持,不怕担暴君恶名,如何能为他赵亢一个县令变了章法?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赵亢两行眼泪断线般滴答下来。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赵兄尽可视卫鞅为刻薄酷吏。”卫鞅转身。

    “且慢!”赵亢猛然醒来。

    卫鞅冷冷问:“还有事?”

    赵亢泪流满面:“能……能否让我见长兄赵良最后一面?”

    卫鞅不假思索:“不能。举国同法,庶民人犯何曾见过家人?”

    赵亢顿足捶胸:“卫鞅,你好狠毒!上天会惩罚你!”

    卫鞅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两天后,渭水草滩刑场又一次堆成了人山人海。

    这次,庶民们没有了上一次的恐惧,人人都在兴奋地议论着十三名人犯。上次刑杀的七百名人犯,大多数还是庶民百姓之身,这次待死之人,却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显贵与族长。最令庶民们激动不已的是,县令赵亢也要被斩首。赵亢、赵良这两个名字,秦国人老早就很熟,他们有学问,在落后闭塞的秦国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珍贵耀眼。想不到,变法将近一年,郿县却成了一锅疙瘩粥,大族械斗,东西争水,目下又分不动土地,日子不但没有好过,反而死了许多人,使郿县成了杀人刑场的代名词。

    郿县人心冷了,怨言也多了。期盼变法带来好日子的庶民隶农们,更是变得愁眉苦脸,对赵县令的赞颂也越来越少了。郿县人原本将赵亢当作百里奚那样的贤臣,渴盼他到民间嘘寒问暖,处置纠纷,解民倒悬。可是,郿县人既没有见到这个百里奚,也见不到外县那般热热闹闹的变法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