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笑着,李斯没了心劲声气,盯着粼粼水面一声长吁。此时小船正到湖心,夜半凉风掠过,在这连续赤日炎炎的闷热夜晚,爽得人浑身一抖。李斯再也没有了酒意,船头临风伫立,一腔郁闷又在心头燃烧起来。连日事变迭生,莫名其妙被夺职驱逐,自己却始终没有机会看到那个《逐客令》。方才一看,发端虽是郑国,却上连嫪毐、吕不韦,下涉所有山东人士,连蔡泽这个已经辞官归隐者都牵连了进来;举凡外邦人士,逐客令一体斥为奸佞,举凡六国之客,一体看作间人。更为荒诞者,凡在秦国做官的外邦人士,全部成了“食秦之禄,乱秦之政”!如此算去,被驱逐的外邦人士少说也有十几万。秦国疯了吗,秦王疯了吗?想起被“劫上”渭水快船的那一夜畅谈,李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英气勃发的年轻秦王会做出如此荒诞的决断。然则,白纸黑字王书凿凿,这场风暴已经刮了起来,还能作何解释,只能看作天意了。
远看此事,李斯至少有一个最直接的评判——《逐客令》一发,秦国人才必然凋零,秦国强盛势头必然衰减,年轻秦王的远大抱负,则必然化为泡影。仅仅如此,还则罢了,老秦人自家毁自家,你能奈何?最令李斯揪心的是,这个荒诞得无以复加的《逐客令》,将彻底铲除他刚刚生出的功业根苗,彻底埋葬他辉煌的梦想。放眼天下,当今能成大业者唯有秦国,任何一个名士,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秦国融为一体,才会有自己的璀璨;否则,只能是茫茫天宇漂泊无定的一颗流星。倏忽二三十年过去,自己的一生也就完结了。即便秦国再出一个英明君主,天下再出一个强大战国,自己也无可挽回地在灰蒙蒙的生涯中倒下了。人生苦短,上天机遇只有这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这一次,真的完结了?
李斯一个激灵,猛然转过身来。
“小哥,船上有无笔墨?”
“有!还有上好的羊皮纸。”
“好!摆案。”
“先生大哥,船头有风无灯,要写字得进船舱。”
“那得看谁写。我写!月光尽够!”
“哎!我去拿。”
片刻之间,少年将一应文案家什摆置停当,对着底舱一声吩咐:“桨手听令:先生写字,湖心抛锚,稳定船身!”李斯连连摇手:“这点儿颠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