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也!一个巫师行了,还人人都去?”郑国不解地嘟囔了一句。
嬴政凝望着可渠岸的黑压压人群,略一思忖道:“下马,步行频阳!”赵高立即哭声喊了出来:“君上,大热天几百里路,不能走啊!”嬴政突然大怒,扬手狠狠一马鞭,抽得赵高陀螺般转着圈子扑在地上。不等赵高爬起,嬴政已经沉着脸大步走了。一班臣工人人感奋纷纷下马,蹽开大步融进了黑压压无边无际的光膀子人群。
是老秦人谁都知道,秦人自古便有烈士招魂礼:士兵战死沙场,尸身不能归乡,大军撤离之日无论战况多么危急,都要面对战场遥遥高呼:“兄弟!跟我归乡——”若是战胜后的战场,要就地安葬好战死者尸身,尽可能地立起一座墓石、木板甚或枯木树桩,绕着坟茔呼唤几遍,再在木石上结结实实地摁下自己的血手印,而后才挥泪班师。老秦人原本是游战游牧游农兼而有之的古老族群,居无定所,死无定葬,将这抚慰死者告慰遗属的招魂礼看得分外上心。历经春秋战国,秦人渐渐成为有国有土的大国族群,古老的招魂风习却没有丝毫改变。后来秦国变法,移风易俗,有新入秦国的变法士子建言要革除此等陋习。商鞅却批下个断语:“生者激哀,磨砺后来,慷慨赴死,闻战则喜,固秦人哉!何陋之有?”于是,秦人安魂礼依然如初地延续了下来。嬴政少年在赵,早早便从“赵秦”(早期流入赵国的秦人)部族的习俗中知道了招魂礼对老秦人的要紧,自然不同于来自楚国、韩国的李斯、郑国,立即明白了河渠民众所以不约而同地匆匆赶赴频阳的缘由。
兼程行走,昼夜不停,第三日清晨,嬴政君臣终于到了频山。
茫茫松林塬,二十三座大石依着各县在干渠的决战次序东西排开。石林之后,是六百六十三座轻兵死士的新土坟茔。各县民众各自聚集在本县轻兵死士的刻石前,绕着圈子捶胸踏步,三步一呼:“兄弟!跟我归乡了——”呼唤完毕,各自散开,各寻一方粗糙石头,瘦骨嶙峋的大手压上粗石猛然一阵顿挫,直至手掌渗出血珠;而后大步走到墓碑前,在碑上结结实实一摁,一个血手印便烙在了石身或石背;罢了肃然一躬,赳赳去了。
嬴政君臣一行风尘仆仆赶到,松林塬万千人众大出意外,各自伫立在墓石坟茔前凝望着秦王不知所措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