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
不锈钢台面凝结着冰珠,小林将童尸肝组织切片放进培养皿。&34;铜离子沉积量是正常值的37倍,&34;她调整显微镜焦距,&34;这些环状纹路像是定期摄入高浓度铜化合物!&34;
老秦拎着食堂打的烩面推门而入,热气惊醒了冷藏柜顶的野猫。&34;当年防汛局家属院统一配送牛奶,&34;他突然用筷子挑起面条,&34;陆小暖家订的是不是豆奶?&34;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冲向物证柜。1998年7月14日的送奶工登记表上,陆家订户栏被红笔涂改成豆奶,但收据存根的油墨检测显示原为&34;特供37号乳品&34;。
14:50 临江制药厂旧址
生锈的铁门卡在积雪里,老张用警棍别开条缝。破碎的玻璃反应釜上落着乌鸦,仓库墙面的《危险品存放表》被酸液蚀出星状斑痕。
&34;丙三醇采购量够开化妆品厂了。&34;小吴扫着尘封的账本,突然被蜘蛛网糊了满脸,&34;98年防汛局在这提纯过朱砂等下!这批甘油运输单写的是仁和堂收货!&34;
阴暗处传来铁桶滚动声,看门狗狂吠中,老杨从废弃冷库拖出个结冰的铝罐。罐底钢印在夕阳下泛着冷光:&34;tb-37-95 军需特制&34;。撬开密封盖的刹那,刺鼻的铜锈味惊飞满室寒鸦。
17:00 仁和堂煎药房
二百个紫砂壶在文火上咕嘟,陈掌柜的助听器传出尖锐啸叫。&34;防汛局当年要过多少陈皮?&34;老张拂去秤杆上的药渣,&34;三十七吨?那得把华南的橘子园摘秃!&34;
老杨突然掀翻装药材的笸箩,在桃木柜台缝隙抠出半张蜡纸。1995年的《特殊物料交接单》上,&34;朱砂&34;栏被修改成&34;陈皮&34;,涂改液成分与水文站使用的消字灵完全一致。
&34;作孽啊&34;陈掌柜的铜烟锅敲在&34;妙手回春&34;匾额上,&34;那些铜罐子卸货时,我亲眼看见渗黑水&34;话音未落,后院晾晒的何首乌轰然倒塌,露出藏在竹匾背面的三十七个铜制奶瓶。
19:30 防汛局家属院3号楼
陆长明家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