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九十章 我的小说只传递希望(2/5)
条件,可认真看过的读者,绝对不会这么认为。

    因为《孩子王》的核心就不是反思,不是批判,而是传递希望。

    传递希望?

    这在不少进步者看来属于离经叛道,是对上层的谄媚。

    后世那么多公知,不少人成长于这个年代,他们习惯了反思文学,加上西方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错误观念。

    胡为民自问不是“医生”,救不了所有人,他只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身处痛苦和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仅此而已。

    “同学,教员他老人家说过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你认同吗?”

    女同学张了张嘴,到嘴边的话就是说不出口。

    “同学既然是燕大的学生,对我应该有一定了解,我是农村出身,来到燕京城还不到一年时间。我想,对农村的面貌,我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诚然,小说中像谢园那样,遭遇过种种困难、痛苦和挫折的老师我没有遇到过。但,这不代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虔诚之心是虚假的。

    老师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人和蔼,有人严厉,有人天性乐观,有人生性敏感。但相同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也许不是所有老师都会用自己的工资接济生活困难的学生,但要是有学生吃不饱饭,老师会把他带回家,亲自做一顿不算美味,却能填饱肚子的“珍馐”

    他们也会受到不公,但他们不会自暴自弃,因为他们还有可爱的学生。他们对抗不了病魔,但托着病体上课,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却又处处透着不平凡。

    谢园,就是这样一个个老师组成的集合体。他同样是平凡的,做不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有很大可能,就在某所学校里,就有这样的老师。”

    胡为民一口气说完,最后方才沉声道:“同学,现在你还觉得我在造神吗?”

    女同学一阵茫然,理智告诉她,胡为民是在狡辩,因为他找不出如谢园这样的个体来。

    但感性告诉她,胡为民说得也没有错。

    她之所以纠结,是观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