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到现代 > 第111章 再做安排(3/4)
养出能够胜任宝钞调色、印版制作的人才!”

    朱标和宋濂,同时躬身道:“儿臣(臣)遵旨。”

    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刘伯温,语重心长地说道:“至于和商贾合作的旨意,你先回去好好整理出个章程。”

    “毕竟你也了解现代商业的一些门道,若不对商贾加以合理控制,任由其发展,对咱大明而言,后患无穷。”

    朱元璋紧接着又说道:“咱给你换一道印有广运之宝的旨意,你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暗示那些商贾,就说海禁政策会逐步废除。”

    “但你要把握好分寸,切莫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刘伯温赶忙拱手,带着几分敬佩地说道:“陛下圣明,此举措犹如给商贾们吃了颗定心丸,定能极大地鼓舞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与朝廷合作。”

    言罢,朱元璋便让楚兰心再写两道旨意,仔细审阅一遍后,加盖广运之宝,郑重地交到刘伯温手中。

    朱元璋目光依次扫视徐达、刘伯温、宋濂,问道:“你们三人还有其他事情要奏吗?”

    三人纷纷摇头表示无事。

    只是,他们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李奥身上。

    李奥注意到三人的目光,秒懂他们的意思,于是看向朱元璋说道:“大叔,光伏发电设备,要不要也给他们几位府上都安上?”

    “你也知道,现在能帮您改变大明现状的,主要还得靠他们出力呢。”

    朱元璋哈哈一笑,爽朗地说道:“安,必须安!咱大明如今正要大展宏图、大干一场,他们可是中坚力量。”

    他微微停顿,目光中透露出深邃的思考,接着道。

    “咱同时也在琢磨,这些现代产物可不单单是用着方便,还能一点点地改变咱大明现有的那些读书人‘重道轻器’的观念。”

    宋濂听了,心中不禁暗自佩服朱元璋的远见卓识。

    他恭敬地拱手,点头说道:“陛下圣明,这‘重道轻器’的观念,确实束缚了我等读书人的思想,让大家只注重经学道义,而轻视了技艺的发展。”

    “若能通过这些现代产物,让大家亲眼看到技艺的神奇与力量,看到它们能给生活、给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