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到现代 > 第120章 开始改革的第一次早朝(2)(2/4)
,让百姓知晓银行所能带来的诸多益处。”

    ”先在京城及周边地区试点运营,让百姓切实看到银行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相信凭借银行自身的优势,以及我们合理的推广策略,用不了多久,百姓们便会欣然认可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

    朱元璋一直静静听着,此时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宝钞,开口道:“诚意伯,既然你已经有了诸多章程,那就着手去办,各部需全力配合。”

    刘伯温赶忙躬身行礼,恭敬答道:“臣遵旨。”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将手中的宝钞递给一旁的太监,吩咐道:“拿下去,让诸位爱卿都瞧瞧这新宝钞的样式。”

    “这纸张果然别具一格,看似轻薄,实则韧性十足。”

    “没错,还有这颜料,色彩鲜艳夺目,尤其是这防伪纹路,设计得如此巧妙,怪不得能大幅增加伪造的难度。”

    就在大臣们议论纷纷之时,户部侍郎提出了新的问题:“诚意伯,这新宝钞的印制工艺如此复杂,印制速度会不会很慢?到时候宝钞供应不足,会不会影响市场交易?”

    紧接着,户部尚书赵好德也面露疑虑,同样提出疑问:“诚意伯,这特殊纸张和颜料,还需设立专门工坊,这必定耗费大量钱财,如此大费周章,是否值得?”

    刘伯温神色镇定,先向户部侍郎微微拱手,回应道:“关于印制速度的问题,我早有应对之策。”

    “在筹备过程中,我会提前寻觅技艺精湛的工匠,进行系统且专业的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新的印制工艺。”

    “不仅如此,新型的印制设备,其效率较现有的设备高出数倍之多。”

    “如此一来,印制速度不仅不会减慢,反而会大幅提升,足以满足市场对宝钞的需求。”

    刘伯温心中暗想,你们这群土包子,怎知现代设备的恐怖,要是现在如实说,还不知如何解释呢。

    随后,刘伯温又转向户部尚书赵好德,认真地说道:“尚书大人,宝钞作为我大明经济流通的关键媒介,其稳定至关重要。”

    “若不解决防伪问题,长此以往,宝钞的信誉将大打折扣,百姓对宝钞失去信任,经济发展也会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