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叔,明日我就要去宫里帮翰林院的编修们一起抄书了,侄儿有一件事想要求您。”
徐颂挑眉,“何事?”
徐砚青眼睛转了转,忐忑开口:
“小叔,抄书结束之后,您能不能,能不能拜托梁大人将侄儿调进翰林院啊?”
徐颂瞳孔骤然紧缩。
他和梁丛举的关系在外界看来是势同水火,可是身边的一些亲近之人还是知道的,他和梁丛举实际上是利益绑定。
徐砚青也是知情者之一。
但是他之前都十分有分寸地帮徐颂保守着这些秘密,如今
徐颂敛眸端起面前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雨前龙井。
“你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心思?”
徐砚青眼中急切一扫而过,只得敷衍答道:
“和侄儿差不多名次的进士都进了翰林院,照理来说我也可以的,不过是因为腿的原因。
此次与翰林院的编修们一起共事,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之前的同窗,若是结束之后侄儿还要回国子监,真不知以后还有何脸面见他们。”
这事其实还是寇为提到的。
寇为得知他要去宫中与编修们共事一段时间,当即道:
“砚青兄,之前闻大儒要他和你学习诗文的那个周璞,你还记得吗?就是家境文章都不如你那个,他如今就在翰林院做编修,听说也要去抄书的。
那你们岂不是要碰到一起了?”
说罢用别有意味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当初周璞和自己不睦的事情人尽皆知,没入覃山书院的人,例如寇为一流,都知道这件事。
毕竟都是同样拜入覃山书院闻大儒门下的,闻大儒竟然让周璞另拜徐砚青为师,对于周璞来说,这不啻于奇耻大辱。
从覃山书院毕业之后,周璞发誓以后事事都要比徐砚青做得好,因此得闻于同期学子。
可那届会试,周璞依然比徐砚青落后了三个名次,因此被人嘲笑许久。
但是现在两人的境遇却一朝变了天地,变成周璞春风得意,徐砚青郁郁不得志了。
一想到进宫抄书要遇到周璞,徐砚青眼中的阴霾更重了。
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