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谢昭进门,小婢女们立刻笑吟吟地退下了。师乐安丢下逗弄螃蟹的小竹签,笑道:“今日的朝会散得好早。”
谢昭温声道:“今日无大事,杨骁将入选盐商的名单交了上来,我批了一下就结束了。收拾妥当了吗?我们可以出发了。”
师乐安应了一声:“好~”
只要有时间,谢昭都会去庄子上探望温老太君他们,再抱抱姝儿。
一般这个时候,部曲们会很有眼力见识地不去打扰他,但是今日,一份加急的消息送到了马车中。
谢昭看完消息将纸条捏在了手中,偏过头看向了车窗外,眼底的光微微颤动,似乎有些迷茫:“乐安,父皇立了诏书册封了太子。”
谢昭轻得像是低语的声音随着车轮的滚动声传入师乐安耳中, 师乐安愣了一下:“这么快?不是说要等匈奴和谈之后会册立太子吗?怎么和谈还没结束,就已经写下诏书了?”
比起恒帝写诏书的速度,师乐安更加关心结果:“圣上选了谁做太子?”
是表面宽仁温厚内里城府颇深的谢昀,还是行事不拘一格的谢曦?
谢昭转过头,神色复杂地说道:“不知道,也不重要。”
师乐安懵了:“啊?”
谢昭轻叹一声,解释道:“父皇写下了册封太子的诏书,放在了未央宫牌匾后方。他当着百官面亲手将诏书放了上去,说五年后可取下。若是五年中他身故,百官可取下诏书,按照诏书所指,迎新帝上位。若是有人提前打开诏书,杀无赦。”
师乐安:……
果然是很恒帝的做事方式。
师乐安幽幽道:“我觉得,如果我是谢昀或者谢曦,现在一定郁闷坏了。这诏书立了和没有立有什么区别。”
谢昭颔首,低声道:“是啊,两位皇兄为了皇储之位打得头破血流,如今势均力敌不分伯仲。若是父皇指了其中一人为太子,另一方哪怕心有不忿,也会按捺下来。可现在,诏书是立了,五年后才能见分晓,只怕两位皇兄要落到不死不休的下场。”
“牌匾后面的不是诏书,是将朝堂搅得更加浑浊的棍,是悬吊在两位皇兄头顶的饵料。我的两位皇兄会为了争夺饵料掀起腥风血雨,他们的追随者们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