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虽有些参加了围剿金寿山的作战,但比起后来那突袭中安镇、追击海沙子那几次可就差太多了。
前排有个胆子大点的兵喊了一句,“当家的,我们也想跟着你去打胜仗。”
随后,其余所有人都“噢噢噢”得起着哄。
徐春踏前一步,眼睛一瞪,黄牙一呲,场上立马又变得鸦雀无声。
杜玉霖指了指前面装枪的箱子。
“想打胜仗,那就得先有随时赴死的勇气。眼巴前就有场仗要打,茬子很硬、很扎手,去了也许有人可能就回不来了。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有想跟着我走一遭的,就过来领枪。要是贪生怕死,回去脱了这身行头,青马坎可以留你,但这别动队不要。”
说完,他身子一让,等着士兵上前领枪。
徐子江左右看看,嘴角一撇,第一个大步走过去,从箱子中挑了一把顺眼的驳壳枪,连同子弹和枪盒都挂在了身上。
有人带头,二百人的队伍便如冰块融化般变了形,众人纷纷上前拿枪拿弹药,操场上“咔咔”拉栓换弹匣的声音此起彼伏。
最后,二百把枪一把没剩,没有一个人选择临阵退缩。
徐春和假和尚对视一眼,庆幸没人给他们掉链子,这要有几十个人不敢过去拿枪,作为教官他们这老脸得往哪搁?
“从明天开始,我和你们一起操练,咱们不下山则以,下山必杀他个人仰马翻。”
“是。”
杜玉霖说到做到。
在之后的十天里,他让徐春和假和尚休息,自己和这二百名士兵同吃同住,严格根据“训兵纲领”里的项目逐一练习。
上午跑步、射击,练习协同作战。
下午给士兵讲解一些理论,尤其是针对间岛附近的地形做了多次分析。
到了晚上,他与这些大兵们喝酒、聊天,短短几天里,杜玉霖便与他们就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士兵对他,除了敬畏,还增添了喜爱,他既是自己的长官,更是自己在青马坎的当家人。
到了第十一天头上,开始准备行动。
二百人分成三队,分别由假和尚、徐春和徐子江带领,分批次的向延卞的延吉厅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