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这件案子没有如此至关重要,交给京兆府来办不就可以了?”楚玉渊可不会给高阳好脸色的。
高阳面色涨红,脑海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反驳楚玉渊。
谢若雪眉头一皱,问道:“摄政王是什么意思?”
“案子关系重大那就要查得明明白白,三法司联手办案,京兆府作为属地管理衙门,协同办案!”
楚玉渊的声音在宣政殿上响起,就算是高家、谢家的门生,此时也暗暗点头。
既然说是大案子,只是由大理寺来办,如何能堵住悠悠之口?
楚玉渊这个建议,再合适不过了。
在大雍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春闱在即,学子死亡的案子。
如此一来,要做出判断,自然也没有可参考的,一切全凭主观。
这样一来,案子就可大可小了。
“丞相有什么看法?”谢若雪自然是不愿意听从楚玉渊建议的。
王伯礼沉吟片刻,道:“要不然,案子还是给京兆府吧,这帝都是京兆府在管理!”
“不行!”高阳瞬间就急了。
只是话一出口,才意识到不对,当下急忙解释道:“如果只是京兆府来办这案子,要是诸多学子不服,那怎么办?”
“京兆府和大理寺单独来办这件案子,都不能让学子信服的话,那就只能是按照摄政王的建议了!”王伯礼道。
他是当朝丞相,话语本就有一定的威信。
另外,其所言也是合情合理。
文武大臣此时均是暗暗点头,觉得王伯礼的建议是最好的抉择。
“臣附议!”
······
在这一刻,楚玉渊的建议再次被敲定。
当即,圣旨便下了出去,三法司联手办案,京兆府辅助。
议事之后,谢若雪将谢端砚,高护、高阳父子二人给留了下来。
“自从楚玉渊成了摄政王以来,翼国公选择了摄政王,而王伯礼虽然没有明确站队,可是这段时间,他基本上都是在帮楚玉渊,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谢若雪先开口,她已然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
虽然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