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药。但他也知道,李达康这么干肯定有他的目的,接下来可得小心应付,在这场暗潮涌动的商业往来里,给汉东捞到最大的好处。
祁同伟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偌大的空间安静得只能听见他轻微的呼吸声和时钟指针转动的滴答声。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思索,脑海里全是关于未来仕途走向的盘算。
如今,那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两年就会空了出来,在他看来,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人里,高育良是自己的恩师,沙瑞金在隔壁省风生水起,还有西北的两位一把手,各个都不容小觑。
想到高育良,祁同伟微微叹了口气。高老师固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人脉,可当下的局面于他而言,着实不算乐观。这些年,虽然高育良在汉东苦心经营,构建起了自己的势力网络,但上头几番人事变动,再加上一些政策调整,使得高育良原本稳固的根基受到了些许动摇。而且,在一些关键决策上,高育良的步子迈得有些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在高层眼中的形象。尽管祁同伟一直鞍前马后地辅佐,可不得不承认,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育良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优势并不明显。
沙瑞金呢,祁同伟深知此人手段了得。在隔壁省,沙瑞金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大力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政绩斐然。他善于把握时机,总能精准地抓住政策导向,做出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决策,这使得他在高层那里备受青睐。他手下的李达康,更是个雷厉风行的角色,把地方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沙瑞金凭借着这些耀眼的成绩,无疑成为了这场竞争中的有力角逐者。
再想到西北那两位一把手,祁同伟心里更是多了几分凝重。他们在各自的辖区内都有着卓越的建树,一个在经济转型方面成效显着,另一个则在民生改善上成绩突出。他们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但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智慧。而且,西北地域广阔,战略位置重要,他们在高层的视野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祁同伟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他清楚,这场竞争对于自己和高育良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高育良能够在这次竞争中脱颖而出,那自己的仕途必将一片光明;可要是败下阵来,自己的未来恐怕也会充满变数。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