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紧盯着铁盒,橙红色的光映在他专注的面庞上。
他手持酒精喷灯,稳定地为铁盒保温,这已经是十几秒钟了。
苏俊深知,他必须让盒内玻璃的温度,控制在620至700度—— 这个温度范围内,因为这是玻璃钢化的完美温度区间,也是玻璃处于将融未融的软化点,温度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
苏俊之所以将玻璃放在了几毫米厚的石棉垫上,是因为他期待着这层薄薄的石棉垫,由此产生一个微小的空气层,能够隔离掉一百多度的高温,让玻璃在理想的温度条件下均匀软化。
此刻,苏俊清楚,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淬冷”即将来临。当下没有未来那种高压空气用于吹冷,可他已然成竹在胸。
他精心准备了包裹着玻璃的铁盒,那仅仅几毫米厚的空气层,便是他破解难题的关键所在。
他打算利用水快速冷却铁盒外壳,如此产生的效果,想来绝不逊色于未来的高压汽体。
苏俊目光如炬,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伸出手,操起一旁的长柄铁夹,动作干练而沉稳。
紧接着,稳稳地夹住烧得橙红、散发着滚滚热浪的铁盒,从那炽热的电炉上快速取出,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流畅得让人惊叹,仿佛经过无数次的预演。
然后,苏俊快步将铁盒放置在一旁水龙头下的铁架上,旋即打开水龙头。
所有的一切,匀按照苏俊大脑上,预先推演的方案进行着。现在苏俊正以精准的位置和速度,将冷水均匀地泼洒在铁盒周围。冷水接触到高温铁盒,瞬间升腾起大片白雾,发出“滋滋”的声响 。
他深知,在这骤冷的过程中,铁盒里的玻璃表面会迅速凝固,而内部则因温差产生强大应力,这是实现钢化的关键,却也是最容易功亏一篑的一步。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仿佛凝固,每一秒的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
终于,淬冷结束……
苏俊深吸一口气,准备打开铁盒。在动手之前,他又在脑海中仔细复盘了钢化的全过程,那些在心中反复估算的数据也再次一一浮现。
心一横,苏俊用力“啪”的一声打开了盒子。一块看似与原来别无二致的玻璃静静躺在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