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看起来最不认真的那一个背一背。
戒尺?戒尺?果然在书案上放着的书里夹着,看起来和《牡丹亭》春香闹学那一段的老夫子分明很像!
“噼里啪啦”的胡乱拍了几下,程衡随便翻了翻书,想要找到一段适合考一考这群学生的问题……就看见门口匆匆跑过来个人。
“先生,应家有些事,我需要……啊,阿盛,阿安,你们两个快回家去!”
在程衡放下书反应过来之前,来人已经找到了自己要找的目标。果然就是那个大放厥词的少年,以及那个一个眼神就能让前者闭口的小姑娘:“应家?”
应家能有什么事?几个人还这么小的时候,该不会是应老爷子走的时候?
可是阿盛?阿安?这是两个孩子小时候的小名么?程衡疾步跟了两步,确定这两个孩子不是遇到拐人的之后,又踱步回来——“老古板”的形象不能丢!
有了这一出,学生们呃心当然也躁动不安起来,程衡知道他们没有心思学,刚好自己也需要时间理清思绪,干脆只叫他们读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程衡习惯了这种偷懒的教学方法,也并不否认自己的不负责任。
坐下来,程衡也就有了时间暗自腹诽:“《邯郸记》、《牡丹亭》……人家是四美具、二难并,为什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四梦具、两难并了?”
橙黄的日暮对于坐在这间屋子里的学生和先生来讲,都是一种救赎。下了课,双方都像是刚才从笼子里被放出来的鸟,伸伸腿、扭扭腰,再极目远眺。
两面墙之间的缝隙里钻出来些许清风,吹散了这一天的昏昏欲睡,程衡这个老古板迈着有节奏的步子,打算去凑凑热闹——看看应家到底怎么了。
“先生!”
“先生,犬子今日……”
程衡第一天看到这些学生,哪里分得清谁是谁的家长?应付着说了两句客套话,继续顺着这条不宽的青狮石路,准备去访一访应家。
“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应家。”两个学生提前离开,做先生的上门拜访本也是合理的。程衡总不能在旁人家长面前承认自己是去凑热闹的罢!
“应家……应家今日,先生还是不要去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