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疑程衡的目的。更不解的是当应盛自己把疑惑而彷徨的把目光投向应安的时候,后者侧过头去,有意的避开了交流。
看着两兄妹的反应,程衡颔首,转过身去的时候,眼尾还挂着没有来得及消失的笑意。
“你怎么……”
眼看着应盛就要追上走在前面的应安,应安却先一步站住,言语中的笃定把应盛吓得一愣:“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你!”面对的妹妹的回应,应盛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只觉得受到了浓浓的背叛。
可应安显然并不觉得自己的作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快步奔着家的方向走去,应盛跟在后面,一边跑着,一边想要开口的样子颇有些狼狈。
“应安!”伸出手挡了应安一把,没轻没重的动作让应安吃痛停了下来。
“应盛,你做事能不能不要那么幼稚?”
甩开应盛的手,趁着前者还愣在原地的功夫,应安的身影已经从青石街上消失。等到应盛回过神来,陪伴他的便只有两侧水道里流水的“窸窣”声。
应盛站在原地,良久没有挪动半点——方才应安的目光里分明带着几分无奈。
分明“背叛”的人是应安,她又凭什么这样看着自己?
难道说应安有什么难言之隐?如果这样说,母亲和父亲之间,是不是也是许多年来的将就?
“应盛。”应盛做事到底莽撞,程衡虽说年纪不算大,可见过的人多了,演过的人多了。只要肯放下自己一腔青春气,冷静下来看旁人的时候,心理远比同龄人成熟得多,更何况是个十几岁的应盛?
熟悉的声音响起,应盛并不知道先生为什么会跟着自己两个人走出来,可‘小不忍则乱大谋’,私塾里一个月少了两个学生,应盛特地在新式学堂门口蹲了蹲,果然见到了他们的身影。
这就足够了,应盛对自己很满意。
“先生。”
看见眼前这孩子不冷不热的一声称呼,程衡早将人心里琢磨的事儿猜了个大概——谁没有上过学?这种应付式的回应,早就是程衡当年玩剩下的。
“诗三百,后面一句你可记得?”
应盛不知道先生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却还是耐着性子接了下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