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2年冬,四九城南锣鼓巷街道办接上级领导通知,开展扫盲运动。
住在南锣鼓巷95号院西跨院的刘秀华,带着自己三岁的双胞胎姑娘和两岁的儿子,一起报名参加扫盲班。
刘秀华同志家庭困难,一个寡妇养着四个孩子,可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
在扫盲班学习期间,她不光要照顾四个孩子的起居生活,还做着糊火柴盒子的零工,
为了能够挤出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她不敢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积极创造学习的机会。
每天鸡叫头遍她就起床给几个孩子做饭,做饭的间隙她蹲在灶台前炼制。
洗衣服的时候她把生字写在手背上,边搓衣服边认字,就连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上也贴满了生字
经过几个月学习,这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睁眼瞎”,以识字量突破2000大关,结课考试满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南锣鼓巷街道办破格录用为街道办宣传员!
刘秀华同志这种不怕困难,积极学习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新国家刚建立,百废待兴。
只要我们大家都能向刘秀华同志学习,努力生活,积极学习,共度时艰!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将全面摘掉文盲的帽子!
1953年9月20日
四九城日报”
刘秀华读到最后,情绪愈发激动,声音都开始哽咽了!
她做梦都不敢想象,自己竟然能够上报纸。
并且,还占据了满满一页的篇幅!
要知道,报纸可是这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大范围传播信息的媒介。
能上报纸的人,不是工人阶级里的模范代表,就是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战斗英雄!
就连易中海、刘海中那样的高级工人,甚至是常公安那样立过战功的英雄,都没上过报纸。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刚学几个字的普通女人,竟然上报纸了!!!
就在此时,听到包子母亲顺利的读完了整整一页的报纸,何建设激动地鼓起了掌声。
何梅梅、何兰兰、何菊菊三个小家伙更是开心的一边鼓掌一边跳了起来!
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