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眼一转,贾张氏立马阴阳怪气的说道:“嗨,我和淮如这点儿粮食算啥,咱院里要说秋收粮多,那还得是人家西跨院的刘宣传员。
人家刘宣传员不仅有娘家给送粮,那西跨院可还种着三分地呢,这两面加起来,可比我和淮如的粮食还要多哩!”
说到这里,贾张氏看似无意的扭头瞥了一眼刚走进中院的刘秀华,声音戛然而止。
顿了一下,她才回过神来,仿佛刚看见刘秀华似的,一拍大腿,赶紧迎了过去,边走边说:“嗨,刘宣传员这是下班了?
我们刚刚正说起你呢,今个儿关晌,刘宣传员不少开资吧?
真是羡慕死我们了。
又是工资,又是自留地秋收粮的,怪不得你一个寡妇能养活那么多孩子呢。
哦,对了,今天我娘家和淮如娘家给我们送粮食来了。
不多,不多,也就八十斤棒子面!”
说到这里,贾张氏冷笑一声,瞥了刘秀华一眼,满脸戏谑的问道:“不知刘宣传员娘家今年给你送了几斤粮啊?”
“哈哈哈!!!”
听到这话,院里一群长舌妇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
看着贾张氏阴阳怪气的模样,刘秀华微微一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去年她把户口从农村迁到四九城的时候,心里就明白,农村的口粮这辈子她都分不到了。
这不是形势所迫,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懊悔又有什么用呢?
区区几十斤口粮,换来这么好一个儿子,自己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况且,以自己现在的工资,就算没有农村的口粮,也可以把几个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天,建设就成了烈士遗属。
要真是那样的话,一直到建设成年,国家都会有补助。
家里的经济压力也就能更小一点。
自己又何必和贾张氏这种泼妇一般见识呢?
想通这些后,刘秀华甚至都懒得看贾张氏一眼,牵着何建设的小手径直往西跨院走去。
看到自己竟然被刘秀华无视了,贾张氏气的都要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