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地风光大盛。
“老师,这个楚仁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才华,您之前难道就没有听说过他吗?”
男人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清冷道:“没有,你不是说过他比起你还要小几岁吗?”
这一来一回,跟这位老师就相差了十岁左右,基本不会有任何交集。
杨浩有些沮丧地看向自己的老师,“原本还打算用您那首诗让解语对我改观,死心塌地,本以为她这么喜欢诗词,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结果突然跳了一个楚仁和江源四句出来!”
“老师,您还有其他诗吗?只要能比得过楚仁那所谓的江源四句,解语肯定……”
男人打断道:“那种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来的,他年纪轻轻便能做出这等诗作,若是没有其他意外,将来在诗坛之中或许也会留名。”
“那怎么办?”杨浩瞪大眼睛。
书生白玉将最后一件被打翻的事物放回桌上,表情平淡地说道:“诗词方面你再读二十年书都不是他的对手,可他如今只是一个小小书童,再活一辈子也不可能有你的地位。”
“你的意思是?”杨浩看到了一丝希望,惊喜问道。
“我虽然不了解楚仁,可关于姜山河却是听过一些,即便如今姜解语在姜家已经不受重视,可他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书童,他更讲究门当户对,希望儿女的婚姻为自己换来更多的利益。”
白玉认真看向面前的杨浩,缓缓开口说了起来。
“你觉得,姜山河同意两家的婚事是因为你在江源县的名气吗?还不是因为你杨家公子的身份。”
“跟杨家联姻可以给姜山河带去太多好处,可那个书童什么都做不到。姜山河不是爱诗之人,对他不会太器重。”
“所以你不需要太把他当回事,他根本当不了你的对手。”
……
书房。
朗朗读书声不停响起。
屋外窗口处姜解语探头看去,发现姜安虎正闭着眼睛,一丝不苟地背诵着。
这让她不由眼前一亮。
放在以前别说是让安虎背诵了,便是让他念一段都像是折磨。
可楚仁到来之后不过短短一天的时间,便能让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