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猪肉的成功让沈家在县城站稳脚跟,但随之而来的关注也如芒在背。沈默轩深知,仅凭\"合作社试点\"的名头,迟早难以抵挡各方质疑。他将目光投向体制的缝隙,决心为红星养猪合作社打造一层坚不可摧的\"合法外衣\"。
沈家地窖内,煤油灯将抗虫松木桌照得发亮。沈默轩展开泛黄的《公社企业管理条例》,手指重重戳在\"集体所有制企业\"条款上:\"我们要把合作社升级成集体企业,挂靠在公社名下,这样既能享受政策扶持,又能规避私人经营的风险。\"沈秀兰推了推眼镜,笔尖在账本上沙沙作响:\"但注册集体企业需要上级单位担保,还得通过工商、税务的多重审查。\"
沈默诚猛地拍桌,震得油灯摇晃:\"怕什么!王科长、王书记都拿了咱们的好处,还能不帮忙?\"沈默轩摇头:\"官场关系靠不住,得从根上解决问题。\"他掏出张皱巴巴的信纸,上面列着一串名字——公社各部门负责人、县工商局科员、食品公司会计,甚至包括县武装部的干事。\"这些人都收过咱们的灵泉产品,现在该让他们"为集体事业发光发热"了。\"
第一步是制造舆论。沈明珠发动医院同事,在县城茶馆、供销社等人群聚集处传播:\"听说红星合作社要升级成大企业了,以后连省城的肉都得靠他们供应!\"沈默轩则带着社员,将猪场扩建的声势造得震天响。抗虫松木搭建的新厂房拔地而起,拖拉机运送建材的轰鸣声整日不绝于耳。
关键突破口在公社刘主任身上。沈默轩选了个雨夜登门,竹篮里装着用灵泉水腌制的陈年火腿,还有精心准备的\"企业发展规划书\"。\"刘主任,合作社升级成集体企业后,每年能给公社上缴两倍利润,\"他指着规划书上的数字,\"还能解决上百人的就业问题。\"刘主任夹起一片火腿,入口即化的鲜美让他眯起眼睛:\"小沈啊,这是好事,但审批流程\"沈默轩立刻递上另一份文件:\"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县工商局,只要公社出个推荐函\"
推荐函很快下达,但真正的难关是工商注册。沈默轩带着沈秀兰在县城奔波半月,将精心准备的材料堆满了工商局张科长的办公桌。账本上,每一笔资金流向都经过巧妙设计,将空间产出的收益伪装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