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特有的清甜混着煤油味在空气中弥漫。\"老周,有件事需要你帮忙。\"他展开一张泛黄的收据,\"能不能找到七十年代的发票存根?\"
老周摩挲着烟叶,眼睛突然亮了:\"巧了!我表舅在县供销社管仓库,上个月清理库房时,翻出几箱六十年代的旧单据。\"他凑近油灯,\"不过那些纸都发霉了,能用吗?\"沈默轩嘴角勾起一抹笑,从空间取出一小瓶灵泉:\"正好用来做旧。\"
当第一缕秋阳染红后山时,十套精心伪造的账本整齐码放在沈默轩的办公桌。最上面那本封皮写着《第三生产队197x年副业收入明细》,翻开内页,详细记录着\"红薯种植土布纺织\"等项目。每一笔收入都对应着十几个社员的工分,甚至连赵铁柱的名字都赫然在列——当然,他的分红永远比别人少两成。
\"这些账本得找个"权威人士"背书。\"沈默轩盯着账本上的公章,那是他连夜用抗虫松木雕刻的\"公社财务专用章\"。他突然想起县医院的王副院长,对方曾因灵泉治愈顽疾,欠着沈家一个大人情。\"小妹,你抽空去趟医院,就说公社需要医学专家鉴定账本的纸张年代。\"
沈明珠会意地点头,白大褂口袋里装着从空间取出的明代古纸碎片。三天后,县医院出具的鉴定报告送到沈默轩手中,结论是\"账本纸张纤维成分与七十年代农村常用纸张高度吻合\"。更妙的是,报告末尾还盖着县医院的鲜红公章,在晨光下泛着令人心安的光泽。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就绪时,意外发生了。某天深夜,沈默轩正在地窖核对数据,突然听到地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迅速将账本塞进抗虫松木暗格,抄起猎枪守在门口。\"沈主任!\"虎娃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脸上还沾着草屑,\"赵铁柱带着几个人,正在猪场外围转悠!\"
沈默轩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个曾经的告密者绝不会善罢甘休。\"去把沈诚叫来,再让社员们准备好第二套说辞。\"他握紧猎枪,枪管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如果他敢闯进来,就说我们在清点公社的储备粮。\"
当赵铁柱踹开地窖门时,沈默轩正指挥社员往麻袋里装红薯。那些红薯表面布满虫眼,看起来与普通作物无异——实际上,它们都是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