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个月省里要来一批专家考察,重点就是咱们车间的质量管理,你提前准备一下。\"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沈秀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没有直接回车间,而是绕到厂区后的小花园。这里种着几株月季,是她去年用灵泉悄悄浇灌过的,花朵开得格外艳丽。她在长椅上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用灵泉浸泡过的薄荷糖。这是虎娃特意为她准备的,既能提神醒脑,又能在关键时刻平复情绪。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沈秀兰迅速将布包收好,回头一看,是同车间的李红梅。李红梅是厂里有名的刺头,技术不错,但为人尖酸刻薄,总喜欢在背后说人闲话。
\"哟,这不是未来的质量管理员吗?\"李红梅阴阳怪气地说,\"这么快就来享受清闲了?\"
沈秀兰不卑不亢地回应:\"李姐说笑了,我刚从厂长办公室出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准备。\"
\"哼,\"李红梅冷哼一声,\"不就是靠关系上位吗?真以为自己有多大本事。\"
沈秀兰心中一紧,但脸上仍保持着微笑:\"厂里的任命都是经过考核的,如果李姐觉得有不公平的地方,可以向领导反映。\"说完,她转身离开,不想再与李红梅纠缠。
回到车间,沈秀兰立即投入工作。她首先整理了车间的质量管理制度,将空间中关于纺织的先进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改编成操作规范。同时,她让虎娃帮忙制作了一些简易的检测工具,这些工具表面看起来普通,实则经过灵泉处理,能够更精准地检测布料的各项指标。
为了尽快树立威信,沈秀兰决定从最棘手的问题入手——解决布料染色不均的难题。她召集车间的技术骨干开会,拿出自己绘制的改良方案。这个方案其实借鉴了空间里的纺织技术,但她解释为是参考了古代纺织典籍和多年的经验总结。
\"大家看,\"沈秀兰指着图纸说,\"我们可以在染色前对布料进行预处理,用特定比例的温水浸泡,这样可以让染料更好地渗透。另外,染色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速度\"
工人们一开始将信将疑,但当沈秀兰亲自示范,用改良后的方法染出一批色泽均匀、鲜艳的布料时,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李红梅站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