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沈舟离开京城后,百姓们就少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
好不容碰上晋王世子求亲失败,却又被府衙下了封口令,威胁说敢谈论此事就吃牢饭吃到死。
也不知道是宫里还是晋王府的命令。
不过大多数人更倾向后者,毕竟齐王世子之前糗事更多,也不见宫里不让谈。
沈凛跟三省五位高官一齐在崇政殿批阅奏章,他近日的心情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晋,秦两王相争太子之位的事情已经被摆上了台面,不少官员都已经站好队,只有些清高孤僻的读书人不愿意掺和进去,但他们在朝廷中也被排挤的很严重。
这一切都在沈凛的掌控之中,他并没有着急动手,打算再耐心等等,到时候来个一网打尽,帮那个小混球把路上的障碍清理干净,最多留下几个无能之辈,让臭小子以后自己立威用。
除此之外,一些年轻的官员也需要时间成长和展示自己,不然一下子少了太多人,不利于朝局稳定。
至于即将设立的镇军大将军,沈凛亦有了人选,要借他把十六卫的军心收一收,不然秦王势大,万一狗急跳墙,京城又会生灵涂炭。
这件事也不算难,毕竟当今天子才是当年的军中第一人,要知道十二块猎鹰令,可才赏出去五块。
此时有内侍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个信封。
沈凛都不用猜,肯定是有关沈舟的密报,三天一次,算算时间也该是今天。
这是他现在最大的消遣,每次看完还会跟三省的诸位老臣分享。
尤其是前几日,臭小子为了两只鸡,还特意去溪边洗了把脸,余家小娘子也真是胆子大,大白天就敢扑上去亲。
当时崇政殿内,除了左仆射陆观潮脸色铁青之外,其他人笑的都很开心。
沈凛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密报为了方便传递,字体写的又很小,所以只能让内侍省先誊抄一遍。
随着信封被拆开,三省的诸位老者手中的笔也都慢了下来。
沈凛看向最上面那张纸,笑着询问道:“你们可还记得竹山郡?”
既然是有关沈舟的事情,自然跟朝政无关,都算是长辈之间的闲聊,门下省侍中程砚农也就没有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