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激荡1979! > 第124章 《放羊班的春天》(保底2更)(3/5)
电影,魏明的这篇小说正源于此。

    “放牛班”在台湾方言中是指那些成绩差、被认为没有出息的学生所在的班级,通常这些班级的学生被社会边缘化,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

    这部豆瓣高达92分的电影原名的意思其实是《合唱团》,台湾翻译成了《放牛班的春天》,内地就直接用了这个译名,其实电影里并没有牛。

    但魏明《放羊班的春天》里真的有羊。

    在内地,也有类似“放牛班”的说法,叫“放羊”,比喻学生没人管理,自由散漫,如同被赶到田地里让它们自由觅食的羊群,贬义色彩没有“放牛班”那么浓。

    所以魏明的这篇小说里的孩子们并不是一群被定义为“问题儿童”的人,而是一群没有老师,无人管教,长期被“放羊”的小学生。

    这部电影魏明前世经常看,其实他一开始是不太喜欢小孩子的,但他的堂弟魏喜三天两头离婚,三结三离后搞出了七个儿子。

    就这几个捣蛋鬼平安叔两口子根本管不过来,经常得塞几个麻烦魏明。

    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魏明看了这部电影,而且反复观看,算是掌握了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后来七个娃跟他关系都挺好,“大爷大爷”叫的很亲。

    虽然对这部片子很了解,不过魏明借只是用了电影的主体框架,内容大部分都是贴合本土的原创。

    讲的是一个音乐老师和一群学生从互相敌对到成为朋友知己,治愈了对方,也抚慰了自己的故事,而音乐也是他们彼此贴近心灵的重要工具。

    小说第一个章节“春天在哪里”,也是男主角的灵魂一问,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写的是哪个时代。

    没错,还是一篇伤痕小说,大热分类,相当于的仙侠和都市,看到这涂光羣就觉得销量稳了,魏明影响力最大的《牧马人》就是一篇伤痕文学。

    只不过《牧马人》不是那种常规套路的伤痕文学,显然《放羊班的春天》也不是。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塘底”,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南方村庄。

    因为几个调皮孩子把村长家的烟囱堵了,害的村长家里烟熏火燎,于是村长震怒,质问小学校长怎么管学生的。

    校长也很委屈:“最近农